男女主角分别是陆渊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自爆穿越者身份,我在大明玩钢炮》,由网络作家“潜水的夜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自爆穿越者身份,我在大明玩钢炮》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潜水的夜猫”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陆渊朱元璋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但若是朱允炆这样的子孙即位呢?若是按照陆渊之前所说,朱标驾薨,那如果自己想要传位朱允炆,那必然要剪除蓝玉。因为这些勋贵的威胁太大了,新皇上位根本压不住他们。而等到了王朝的后期,这些勋贵的势力又有多强大?朱元璋简直不敢想!陆渊也是说道:“旧的王朝覆灭,不只是旧的统治者被赶下台,很多士族也是在这过程之中被清......
《完整作品阅读自爆穿越者身份,我在大明玩钢炮》精彩片段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这朱由检便是老四的十世孙,这都是老四那孽障干的好事!”
朱元璋此时已经从朱由检的名字中看出了其辈分。
原本还对朱棣表现有些许满意,但听到大明亡于朱棣后人之手,又是怒火中烧起来。
同时想着,若是由太子朱标的后人即位,那肯定不会这么快灭亡。
当然,不是朱允炆那臭小子!
但此时,旁边的陆渊却是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几人的目光不由都投到了他身上。
“小子,你笑什么?”
“我只是笑你们全部猜错了。”陆渊缓缓说道。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倒是说说朕何错之有!”
“首先,气候变化的持续时间长达数十年,所以蒙元末期到大明初期各地都出现各种天灾,请问太子又如何修养生息?”陆渊沉声道。
“这.......”
三人都沉默了。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气候变化竟然如此可怕。
长达数十年的恶劣天灾,别说朝廷糜烂的王朝后期了,就算是盛世时期,又有多少帝王能够支撑下来呢?
“难道大明注定也无法撑过三百年吗?”朱元璋喃喃自语。
朱标和朱棣也是瞪大眼睛,对于大明的未来感到深深的无力。
“其实,崇祯面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钱和粮。”陆渊竖起两根手指。
朱元璋作为开国君主,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听便是领悟到了。
“如果我是崇祯,只要有了钱和粮,那魏忠贤和袁崇焕杀了也便杀了。”
“只要从那些士族勋贵手中弄到了钱,那些起义军自然可以轻易平定。”
“而只要维持住了国内,那区区建奴也不足为虑!”
“父皇英明!”朱标和朱棣齐齐喝彩。
“但是陛下有没想过,为何那么多的末代帝王都无法从士族手中弄到大量的钱?”陆渊问道。
“为什么?”
“因为,在王朝末期,这些士族都已经成了气候,就算是皇帝也难以动摇他们了。”陆渊说道。
朱元璋又是沉默了,他作为开国君主,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自然能将那些武将揉圆搓扁。
就算是此时战功赫赫的蓝玉,朱元璋也有自信,只要自己想,便能将其轻易除掉。
但若是朱允炆这样的子孙即位呢?
若是按照陆渊之前所说,朱标驾薨,那如果自己想要传位朱允炆,那必然要剪除蓝玉。
因为这些勋贵的威胁太大了,新皇上位根本压不住他们。
而等到了王朝的后期,这些勋贵的势力又有多强大?
朱元璋简直不敢想!
陆渊也是说道:“旧的王朝覆灭,不只是旧的统治者被赶下台,很多士族也是在这过程之中被清洗。”
“而新朝建立,皇帝大封有功之臣,这又会出现一批新的勋贵士族。”
“在新朝初期,这些士族的势力是最为薄弱之时,也是清除他们威胁的最好时机。”
“等到王朝发展,这些士族的势力便如同大树半扎根在这片土壤之中,盘根错节,这个时候皇帝都难以动摇他们。”
“陆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朱棣拍案而起。
朱棣是不得不出声,按照陆渊的意思,那就是要诛杀所有的开国功臣。
那就连魏国公徐达都难以避免。
那可是他的老丈人,也是他的老师啊!
朱棣又如何能忍住?
而朱标也是皱起眉头:“陆渊,你如此说未免太过了。”
“那些都是开国老臣,并没有犯事,又如何因为未来可能的事情而将其诛杀,如此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又有什么人敢为朝廷做事呢?”
“哼!好一个黑衣宰相姚广孝!”
朱元璋冷哼一声。
他在洪武十三年便废除了宰相制度,而现在这个姚广孝不但唆使朱棣谋反,竟然还自称黑衣宰相,这完全是打他老朱的脸面啊!
朱元璋当然知道道衍和尚是谁?
说起来,可以说是他老朱送到了朱棣身边的。
朱元璋小时候当过和尚,认为与佛有缘。
而在马皇后病逝,老朱便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当时,带了一众高僧,而道衍和尚却是主动选了燕王朱棣,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
陆渊看了一眼朱棣,不管他啊难看的脸色继续说了起来。
“姚广孝法号道衍,又被称为‘妖僧’,他14岁就做了和尚,但他虽然学习佛法,但更精通的是阴阳术数,还拜了一个道士为师。”
“道衍不止是修行阴阳术数,在妙智庵之时便是常常外出,寻仙问道,结识能人异士,相士袁珙见他容貌奇异便称:‘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
朱元璋一听脸色更臭了,这些东西之前锦衣卫可是没有调查出来,否则他是绝对不会将这样的家伙送到皇子身边的。
刘秉忠是谁?刘秉忠就是元初辅佐忽必烈,打下天下,称帝的那个和尚。
而这个道衍也是想要谋反的逆贼!
“道衍跟随燕王之后,便是经常劝说燕王谋反,并暗中为其谋划。”
“在建文帝削藩之后,燕王原本还有些犹豫。是姚广孝说:‘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为了增加燕王的信心,道衍还将能人异士推荐给燕王,用相面、占卜的方式,鼓动朱棣起兵。”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燕王率军在前线奋战,但谋划战略的却是道衍。”
“此人宏图大略,可堪比刘伯温!燕王能够成功,道衍居功至伟!”
此时,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无比难看。
果然就是这个和尚挑拨我儿!
要不朱棣虽然顽劣,但也不是那种离经叛道的孩子。
定然是因为这个道衍天天鼓动。
这个道衍该杀!
而朱棣脸色也是难看,他又惊又怒。这个小子竟然对他燕王府内的隐秘之事了若指掌!
他简直恨不得一掌劈死这个小子,但在朱元璋面前他可不敢放肆。
“来人啊!给我去北平捉拿道衍和尚!”朱元璋直接下了命令。
朱棣脸色苍白,但还是跪下求情道:“父皇,道衍之能堪比诚意伯,于我大明有用,不可轻杀啊!”
朱棣虽然对于道衍整天劝说他造反很烦,但这是真的大才。
他私下里也是将道衍当做老师看待的,否则也不能容忍道衍了。
“哼!”朱元璋此时火气正盛,根本不想搭理这个逆子!
“陆渊小子,你昨儿你说到了建文帝被赶下台了,那接下去说说。”朱元璋说道。
说着,还饶有深意地看了朱棣一眼,就算是在北平与鞑靼作战多年,养成一股铁血之气,但朱棣被看上那么一眼,还是不由打了个哆嗦。
陆渊微微颔首,而后缓缓说道:“燕王朱棣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因北方诸将多朱棣旧部,降朱棣从战者甚多。”
“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将军,率师30万伐朱棣。却是被朱棣所袭,大败而退。”
“朱棣亲自率精骑袭大宁,控制宁王朱权及其妃妾,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兵力骤增。”
“而后连续大战,朱棣皆是大胜,朝廷大军一连溃败。”
“建文四年,江防都督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应天。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好你个逆子!”朱元璋莫名火气,一巴掌呼在朱棣脑后,打得他一个趔趄。
但朱棣却是眼睛发亮,他已经有些热血沸腾了。
陆渊没有在意两人的动作,继续说道:“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拜谒孝陵,在应天府奉天殿即皇帝位。”
“朱棣攻占南京后,开列“奸臣榜”,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例如帝师方孝孺,被诛十族!朝廷经过一场大清洗!”
“而后永乐大帝将在建文年间被废黜幽系的诸王一律恢复了王位,不过,在胁迫宁王结盟时,朱棣曾许宁王以“事成当中分天下”,但朱棣做了皇帝却不认旧账。”
“朱棣在实力稳固之后,又着手削藩,削夺诸王的实际权力及军权。”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个方孝孺唆使允炆,挑拨关系,死不足惜!”
朱元璋已经决定,等下就让锦衣卫抄那两个奸臣的家!
而朱标却是叹了口气,他是个老好人,最见不得杀人了。但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出奇的没有反对。
朱元璋又是给了朱棣脑后一个大巴掌。
这一下,不是气愤他做了皇帝却不认旧账。
相反,若是朱棣真与宁王共治天下,他才会更加气愤。
他老朱打下这大好河山可不是让这些兔崽子一分为二的。
老朱气愤的是这孽障一点没有把他的训诫记在心上,竟然还是改了他的藩王之策,让藩国拱卫中央的政策沦为了空谈。
陆渊继续道:“永乐大帝在恢复国力之后,便是南下北征。攻伐安南,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
“六征漠北,鞑靼阿鲁台部降顺,永乐大帝封其为和宁王。瓦剌部大败溃逃,望明军而丧胆!”
“此外,永乐大帝迁都北平,可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文化上,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与西洋诸国建立邦交,威服众邦,输诚纳贡。”
朱棣原本还跪着,犹自不服地盯着陆渊,认为他陷害自己。
但听着这年轻小子口中说出的一句句话,他却是有些热血沸腾了。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玄之又玄。
好像这些真是他所为。
“这小子好像也不错!”朱棣内心默默想到。
朱元璋已经听得神采飞扬了。
原本他是愤恨朱棣竟然抢了他侄子的王位,但能够打趴北元一直都是老朱的目标,只是现在苦于国内才修养生息,国库根本无法支撑北伐。
但自己这个儿子却是替他实现了这个目标。
如果标儿真的提前薨天,那么似乎老四当皇帝也不赖!
但这想法不过只是在老朱的内心停留片刻,就被他驱逐出去了。
在他内心,唯一认可的继承人只有朱标!
原本朱允炆算是半个,但只从知道了朱允炆登基之后的表现,朱元璋已经彻底对其失望了。
说到这里,陆渊又是露出一个笑容。
朱元璋的内心顿时咯噔一下,这笑容他熟啊!
“虽然说燕王作为古往今来华夏在大一统国家内以藩王谋反成功第一人,雄武之略,幅陨之广,远迈汉唐,后世称为永乐大帝。”
“但永乐大帝自从登基之后,连年战事,花费甚巨,若非有朱高炽在内监国筹集粮饷,恐怕大明帝国早已经崩溃。”
“另外,永乐大帝五征漠北连续攻打阿鲁台部,却也导致了瓦剌部的兴起,不过二十年,瓦剌部的也先就已经能深入大明境内,犯下滔天大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