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闲客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直播通古今,我改变了世界版图全文免费

直播通古今,我改变了世界版图全文免费

异月霜华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现在神女已经非常明确夸赞了始皇郡县制的功绩,又言明诸侯掌权有着诸多危害之处。他们要是再提出分封,那不就是主动找死吗?于是王绾主动走上前,拱手道:“陛下,还是您的坚持是最正确的,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安稳。”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淳于越看徒弟一直愣在旁边,连忙把他也给拽过来。公子扶苏想起自己以前也一直坚持分封制,羞的满脸通红。“大人,扶苏知道错了。”嬴政看着他们,还算满意。…【其实,东汉逐渐走向灭亡,除了汉灵帝荒淫无度不理政事,外戚宦官专政,天灾人祸并行,黄巾起义之外。早在刘秀建立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期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刘秀当初建立东汉,很大程度依靠的是那些地方豪强,以至于后来那些四世三公遍地开花,再加上那些宦官和外...

主角:嬴政秦九   更新:2025-01-06 1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秦九的女频言情小说《直播通古今,我改变了世界版图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异月霜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在神女已经非常明确夸赞了始皇郡县制的功绩,又言明诸侯掌权有着诸多危害之处。他们要是再提出分封,那不就是主动找死吗?于是王绾主动走上前,拱手道:“陛下,还是您的坚持是最正确的,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安稳。”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淳于越看徒弟一直愣在旁边,连忙把他也给拽过来。公子扶苏想起自己以前也一直坚持分封制,羞的满脸通红。“大人,扶苏知道错了。”嬴政看着他们,还算满意。…【其实,东汉逐渐走向灭亡,除了汉灵帝荒淫无度不理政事,外戚宦官专政,天灾人祸并行,黄巾起义之外。早在刘秀建立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期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刘秀当初建立东汉,很大程度依靠的是那些地方豪强,以至于后来那些四世三公遍地开花,再加上那些宦官和外...

《直播通古今,我改变了世界版图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现在神女已经非常明确夸赞了始皇郡县制的功绩,又言明诸侯掌权有着诸多危害之处。


他们要是再提出分封,那不就是主动找死吗?

于是王绾主动走上前,拱手道:“陛下,还是您的坚持是最正确的,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安稳。”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淳于越看徒弟一直愣在旁边,连忙把他也给拽过来。

公子扶苏想起自己以前也一直坚持分封制,羞的满脸通红。

“大人,扶苏知道错了。”

嬴政看着他们,还算满意。



【其实,东汉逐渐走向灭亡,除了汉灵帝荒淫无度不理政事,外戚宦官专政,天灾人祸并行,黄巾起义之外。

早在刘秀建立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期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刘秀当初建立东汉,很大程度依靠的是那些地方豪强,以至于后来那些四世三公遍地开花,再加上那些宦官和外戚轮流上阵,好不热闹。

他们收敛财富,攫取大量的资源和土地,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百姓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地方,自然会激发无可调节的矛盾。

而土地兼并严重这一问题,也不仅仅发生在东汉,这几乎是历史时代那些王朝的通病了,也是许多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

当然,关于土地兼并,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想必大家也都在历史课上学习过,了解的实事比小博主还要多。】

西汉。

汉武帝那一口老血差点直接喷出来,他正竖着耳朵等着神女讲述,那些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呢。

正好他也多学习学习,在其中吸取经验,提前做准备。

结果神女竟然不讲了,又不讲了!

那个历史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知道的样子?

神女真的是在和他们讲述未来吗?怎么听着这么像给未来的人讲故事?

毕竟只有未来之人,才会知道这么多历史。

但是也有一点,他非常想不通,难道未来的朝代,人人都可以学习知识,人人都知道历史吗?

嘶,如果这样的话,那也太可怕了。

如果未来他做了什么恶事,岂不是要被天下无数人辱骂?

想到这里,绕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打了个寒颤。

等等,让朕仔细想想,到现在为止,他都做了什么!

旁边的卫青悄悄地看着面前的皇上,自从神女提到汉灵帝早亡,和这么多年荒淫无度有关系,他就开始盯着刘彻了。

内心一直在思索,他要不要委婉的提示一下皇上呢?那些妃子们虽然貌美,但终究还是身体最重要。

刘彻被他看的莫名其妙,脑子里想的事情都差点给忘了。

“卫青,你……”你脑子里在想什么东西呢?

卫青刷的转过了头,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汉武帝狐疑地看着他许久,这才又开始继续思索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

朕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甚至还会重用勇冠三军的“冠军侯”去病攻打匈奴,仅仅这两点,未来的成就一定不会低。

刘彻觉得他可以稍稍放下心了。

另一端。

赵过正在捧着田里的土壤,教导那些农人种地。

“你们翻地的时候,尽量把这些大的土块碾碎……”

那些农民本来是不相信他的,但是看到这个朝廷派过来官吏,真的和他们一起赤脚走在田地间,那些农民才逐渐佩服起来。



一直在田地间磕头的农人,眼睁睁的看着神女就此离去,内心升起一阵绝望之情,天上的神女伴着金光出现,为人间预言未来,为始皇提醒后世,为何就不能看看他们呢?

为何不能看看他们这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可能随时丢失性命的普通黔首呢?

无数的普通农人流下了浑浊的泪水,他们终究还是不被神灵所青睐,若不然这么多人跪地祈祷,为何天上的神仙却听不到呢?

陈二丫呆愣愣的闭上了小嘴巴,好吧,她是求不来一只母鸡了,还是再少吃一点,给母亲多留一些吧。

女孩摸了摸干瘪的肚子,脑海中幻想着一堆白白的面饼,还有鲜香的鸡蛋汤,再次咽了咽口水。

“二丫,饿了吗?”陈平悄悄摸摸的把女孩拉到了旁边,给她递了半块偷藏起来的饼子。

这块面饼看起来有些发黑,还还干巴巴的,但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吃的就不错了,仅仅是一块干干巴巴的面饼,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美味。

小姑娘看到后,那双圆溜溜的眼睛悄悄地亮了起来,她左右瞅了瞅,发现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这里,连忙伸出小爪子,将面饼接了过来。

她本来想自己咬上一口,但是突然想到卧在床上的母亲,又犹豫了起来,“陈平哥,二丫能把这半块饼带回去吗?”

陈平看了这个小丫头一眼,有些无奈,他其实自己也没怎么吃饱,但是听着这个小丫头的肚子一直在响,只好将剩下半块饼留给她,这小丫头都饿成这样了,还想着给家人带过去呢。

“伯母还有吃的,你今天都没吃饭,先把这半块饼吃了吧,不然怎么有力气帮忙干活?”

女孩仔细想了想,悄悄的把这半块饼塞进了嘴里,半边小脸蛋都鼓了起来。

她眯着眼睛看着淡淡金光笼罩着的天幕,心想原来神仙也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啊,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跪着呢?

小姑娘疑惑地歪了歪脑袋,被身旁的陈平安慰地拍了一下。

“一键三连到底是什么?”陈平一边揉着小姑娘的脑袋,一边在思索神女说过的话。

最关键的是,他发现神女最后一句似乎带着讨好的意味,这位神女似乎不像是其他的神明一样高高在上俯视着人间,反而看起来有些亲切?

一般用这种语气说话,大多有多求,农人祈求风调雨顺,商人祈求财源广进,官吏祈求步步高升,那么神女又有什么祈求呢?

似乎是点关注?这个关注,难道是要求他们贡献自己的信仰,为神女建立庙堂,世世代代供奉?

不对,神女所说的似乎是点击右上角,少年看着被一片金色祥云笼罩的天幕,皱着小脸蛋思索起来。



“陛下,天幕动了,神女还没有离去!”丞相王绾伸手指着祥云弥漫的天幕。

天上的云雾正在缓缓地流动,一缕又一缕金色光芒从空中直冲而下,如同一条又一条金色的游鱼,奔向广袤的大海。

整个秦朝,只要是观看视频的所有人,都能看到一缕金色的光芒朝着自己奔涌而来,随即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个窄小的半透明屏幕。

屏幕上有一个窄小的长方形图片,展示的正是秦九熬夜制作出来的历史视频《他,三年败光了整个王朝》

因为时空投影系统绑定的只有秦九一人,所以如今只有一个视频孤零零的挂在那里。

不少看到画面的大臣都忍不住惊呼出声,神女没有离开,难道一直在看着他们吗?

正在嬴政对这个东西惊奇的时候,窄小的半透明屏幕弹出了一条弹幕,倒计时半个时辰。

“你们都来看看,神女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朕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与神女交流吗?”

嬴政招手将旁边的那群大臣叫了过来,斜飞的眉毛微微皱着。

“陛下,老臣斗胆猜测,神女在这里只能停留半个时辰的时间,等到半个时辰过去,神女大概要回天上了。”

一位年老的大臣拱着手,猜测道。

“陛下,臣也能看到此物,神女似乎还有事情打算告知我们?”丞相王绾发现自己也能看到这个半透明的长方形,便心里一咯噔。

始皇帝能看到非常正常,毕竟始皇乃天下之主,但自己这个大臣也能看到,就非常危险了,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诉始皇,免得等被发现的时候,被恼怒。

“巧了,臣也能看到…”

“臣也……”

见丞相王绾主动将事情说了出来,那些掖掖藏藏的大臣也都一个个开口了。

嬴政狐疑地看向这些人,虽然大臣们都说他们身旁也有这个半透明的长方形,可他只能看到自己身旁的这个浅金色长方形。

神女的法力竟然如此厉害,能够隐蔽世人的双眼,若是这些大臣不主动说出来,恐怕他怎么都想不到。

嬴政沉思了一瞬,又看向身后的那些儿女们,“你们能看到神女留下的东西吗?”

公子扶苏率先点头,其实他不仅看到了这个奇怪的东西,甚至还上手戳了几下,发现有一道浅金色的光芒一直随着自己的手指移动,还被吓了一跳。

嬴政又问了在场的秦军,果不其然又得到了同样的回答,他顿时感觉不太妙,神女只会在这里停留半个时辰,又给了每个人同样的机会,那他还有机会与神女交流吗?

“派人去咸阳宫外面问那些普通黔首能不能看到。”

一位官吏匆匆忙忙地走出去。

嬴政看着面前的屏幕,他想着神女之前所说的话,抬起手对着屏幕点上去。

随着他的手指移动,浅金色的光芒如同摇曳的火光,划过一道痕迹。

最后手指落到那个爱心上面时,白色的爱心顷刻间就变了颜色,变成了明媚的红色。

他不动声色地对着右上角点过去,果然看到这个地方也发生了变化。

滴,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嬴政的面前再次闪过一行字。

“感谢你的关注,我会再接再厉的!”

这是秦九设置的自动回复,她也没怎么看,随便点的,倒是这个比较随意地设置,却让远在平行时空的始皇帝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走投无路的平民张角联合其他人头戴黄巾,揭竿而起。


他甚至还依靠自己的医术,再结合奇书《太平要术》,到处救人,以善道教化天下。

一边是昏庸无能卖官鬻爵的皇帝,和他的那些吸血的宦官和大臣们,一边是到处救人的张角和他的子弟们,百姓们到底会偏向哪一边,已经非常明显了。

于是张角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 他利用宗教信仰创立太平道,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不得不说,在这种绝望而又昏暗的环境中,张角非常有手段,人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非常敬畏的,他起义披上了宗教的外衣,自称天公将军,更是为其添加了神秘色彩,让百姓们更加敬畏。

于是张角就这么用宗教信仰笼络人心,信众多达十多万,短短几年时间,更是卷袭天下,甚至只是青州的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

秦朝。

嬴政觉得自己又一次低估这个起义了,本来以为只是普通的农民起义,没想到影响范围这么大,只是一州之地,竟然能够号召百万人。

说起来宗教信仰到底是什么?是法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那些人所主张的思想吗?

宗教信仰更添加神秘色彩,难道是阴阳家?毕竟阴阳家主张“五德终始”,以阴阳五行结合神鬼之说,这么推断,似乎就符合了。

只是仅凭阴阳家,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原来这种思想,也可以为农民起义服务。

但是神女这么直接说出来,让天下人都能看到,岂不是给天下的黔首和六国余孽们又指明了一条造反的道路?

嬴政:“!!!!”

西汉。

汉武帝刘彻也觉得那个张角特别聪明,事情但凡涉及到天地神明,总是让人觉得敬畏的。

甚至他为了巩固统治,也采取了董仲舒的对策,天人合一,实行春秋大一统,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统一的帝国本来就应该拥有统一的思想,才能打造出一个盛世王朝。

只是这种思想用到起义军身上,那可就不太妙了,还有那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其中的苍天不会代表着天子吧?他这才把自己比作天子,让天下百姓信服,那边就要催自己死了?

汉武帝的脸色又黑了。

另一边,胶西国。

董仲舒听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话,也是面色一变。

“天人三策”是他写的策问,把神权和君权联系在一起,统治者岁如果不为政而宜于民,上天就会降下来种种灾难。

其实他也是想要借着天命论,用来限制皇帝的权利和行为,让皇帝不能随心所欲,做出那些引起民愤的事情。

毕竟当初秦二世暴政,就是因为随心所欲,使用权力滥用民力,最终让天下百姓活不下去,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起义。

没想到后世的皇帝还是这么不中用,能够把天下折腾到这个地步,让百姓们宁愿相信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平民,也不愿意相信坐在高堂上的天子。

虽然这个西汉爆发的农民起义,都已经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但董仲舒仍然担心,苍天已死,这句话会对现在的百姓产生影响。

那些百姓们什么都不知道,很容易被煽动情绪,万一在这个时期也爆发出什么农民起义,多少与自己脱不了关系,毕竟他可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主要源头。



【杨广这人,似乎不搞点事情,心里就不大舒服,当然,也可能是之前的20年伪装,压抑的太狠,以至于登基之后,内心那种指点江山的澎湃激情,便如排山倒海之势爆发。

于是修完运河之后,不按时朝觐的高句丽就被盯上了,更何况开皇十年,隋文帝曾经让汉王杨谅等人率领水陆三十万伐高句丽,因为各种天灾疾病,以及粮食供应不上的原因,那叫个凄惨,隋军死了十分之八九。

杨广当然想作出功绩来证明自己,于是就摩擦着小手就准备开工,对外声言“眷彼华壤,翦为夷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一个弹丸小国算什么?】

隋朝。

隋文帝听着神女所讲述的开皇十年期间的讨伐,面露惊色,如今已经是开皇九年,也就是说,还有一年时间,这场战争就要开始了。

这些年,他确实对于高句丽非常不满,这个国家多次侵袭隋朝的东北边境,每次都是小规模的游击,打完就跑,让人恨的牙痒痒。

可他也不会在这几年发动战争,因为几个月之前,他才派兵去攻入建康城,活捉陈后主,灭亡陈朝,天下还没正式统一。

长期的战乱使民生疲弊困苦,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若非高丽句主动正式攻打过来,他又怎能会一怒之下派遣三十万大军出征?

看来从今天开始,需要对高句丽加强戒备了,这个小国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还有有一点让隋文帝非常在意,隋朝的黎民百姓尚且能看见天降神迹,高句丽那些小国是否也能看到?

隋朝之外可不止高句丽,还突厥,吐谷浑,这些势力若是知道开皇十年,隋朝三十万大军因为天灾疾病等原因死了十分之八九,未必不会联合攻打过来。

想到这里,隋文帝就非常头疼,伽罗说得对,神迹虽然奇妙,能让他们得知后世发生的事情,但也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皇上,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明年所发生的事情,便可提前做出准备,天灾无法改变,但是疾病可以提前预防的。”

独孤伽罗自然也能想到神迹带来的后果,不过她却觉得,这次的预言是好事,起码保住了隋朝数十万大军。

好男儿志在四方,应当在沙场上挥鞭问道,长枪策马,而不是因为病痛和天灾,憋屈地死在路上。

隋文帝眯了眯眼睛,确实应该提前准备,至于天上的神仙所提到的粮食供应不上的原因,他的双眸闪过一丝寒光。

将士在外本就九死一生,他又怎会克扣大军的粮草?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这就是让他的那些将士们去送命啊!

看来一些人需要被清理了。

【大业七年,第一次征讨开始,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在涿郡汇合,总共召集了一百多万主战兵马。

大军出动,粮草先行,只召集军队还不行啊,需要养活一百多万张嘴,粮食要怎么运输呢?隋朝哪还有这么多士兵来运输数目如此巨大的粮食?

于是隋炀帝又把目光放到那些普通民众身上,征发百万民夫以供军须,召集的军队已经超过一百多万,可以说征发的民夫比随军的数量还要多出一倍,加上那些军队,间接的参战人员已经超过了五百万。

《资治通鉴》就曾记载,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大军最终会师辽水,那么这一百万大军到底要怎么管理呢?隋炀帝拍拍脑袋,他觉得那些将军们带兵孤军奋斗,都是为了功勋和赏赐。

所以就把大军分为三道,左右将军再分十二路,让将士们但凡有行动都得互相通报,有什么军事行动,也都得先奏闻隋炀帝,等候命令,反正就是没有杨广的指令,任何人都不能行动。

好家伙,这可是百万大军出征,到时候人家敌军都打到脸前了,刀架到脖子上了,还要去写一封书信奏请你杨广是吧?

自古以来,皇帝御驾亲征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隋二世杨广倒好,你一来,大军的士气那是刷刷的往下降啊。

于是杨广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以失败而告终。诸多将军战死,诸路隋军溃败,将士们奔逃整整一日一夜,离谱的是,渡辽河的时候大军三十多万人,等到回到辽东城只剩下2700人,那些数以万计的物资储备和兵器军械,也大多丢失了,跑都来不及,谁还管那些?】

说到这里,秦九也叹息了一声。

纵使已经相隔千年,她查到那些数据的时候,仍然被上面的数字刺痛眼睛。

如果隋文帝真的能从陵墓里跳出来,恐怕第一件要干的事情,就是把杨广那熊孩子给掐死吧,不过她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事情呢?

咸阳宫。

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大将军蒙恬一拳捶裂了面前的木质座椅,别说隋朝的那些将军了,他这个“古人”听到之后都止不住心中的怒火。

“百万大军出行,岂是儿戏?”

那些军令是拍拍脑袋就能做出来的吗?你以为小孩子一起过家家呢?

不过幸好这不是秦朝的皇帝,始皇对他也非常信任,自己手里已经握着几十万大军,已是极盛的兵权,完全有能力起兵造反,然而始皇仍然对他深信不疑,甚至连弟弟蒙毅也被宠信。

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该有的气度和胸襟,杨广那家伙又算什么?

隋朝。

在场的大臣和将领们都已经快麻了,曾几何时,这些人还在为晋王的仁德所感动,结果血淋淋的史实被列出来,他们一个个差点窒息。

百万大军结果打成这样,高句丽总那边共才多少人,老弱妇孺都拉出来又能凑出多少?隋炀帝真的不是高句丽派来的奸细吗?

若是真让晋王登基,隋朝必亡!

不行,他们一定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一些老臣和将领们眼睛一转,就开始哭哭啼啼地朝着隋文帝的方向奔过去。

“皇上~”一声又一声,小眼神格外幽怨。

那边的隋文帝闻声未见人,身上就已经起了鸡皮疙瘩。

什么情况,他也没纳男妃啊?

不过一想想自己孽子所做的那些事情,他再一次气红了眼眶。

【第一次不行,还有第二次啊,于是大业九年,隋炀帝又开始御驾亲征,不得不说,杨广是有点不服输的精神在身的,可你也得有能力才行啊。

于是六十多万隋军再次攻打辽东城,架云梯挖地道,二十多天昼夜不停地攻打,双方可谓损失惨重。

后来国内传来有人要造反,隋炀帝吓得一激灵,连忙密令撤军,那些带不走的帐篷和军械什么的就全都留下,杨广跑那叫一个快,然而后面的隋军军心涣散,被高句丽追着杀了数千人。

最令人不可置信的是,国内参与反叛的十万人全都被杀,冤死者无数,甚至当初反叛头领开仓救济过的百姓,也全都被坑杀,百姓又何其无辜?难道活不下去也是一种罪吗?

接下来是大业十年第三次征讨,对,他又又又开始了!隋炀帝又召集了百万兵马,当然这百万兵马是虚数,因为一路上相继死去、逃跑的的士兵们不知凡几,大多数的征兵也都没有过来,这时候国内已经大乱,起义者众多,谁还在乎你这个统治者呢,去你的吧!

但也是这次征讨,让高句丽派遣使者过来打算投降了,不过大家都不要误会,这可不是什么大败敌军振奋人心的故事,而是因为高句丽也打累了,毕竟你隋炀帝这个老六虽然人不行,能力也不行,可是会折腾啊。

三次征讨,来来回回死伤百万人,征发民夫无数,可谓伤敌一百,损己一千。这么会折腾,终于让高句丽感到害怕。

这三场战争,从某种意义来说确实是一种成功,毕竟你隋炀帝终于让高句丽感到害怕了啊,可喜可贺,鼓掌鼓掌。】

秦九双手一拍,啪啪鼓掌,但谁又不出来这其中的的讽刺?

秦朝。

张良在院子里看到天幕上神女所讲述的三次战争,破天荒的有些沉默。

天底下真的有这么能折腾的皇帝吗?后世之人真是恐怖如斯。

他现在正在非常认真地思考,若是与后世的隋炀帝相比,恐怕如今的始皇帝都能算得上是明君了,毕竟始皇帝征发徭役,每年只需要服役一个月时间,还给发工钱呢。

突然觉得有些庆幸是怎么回事?

不行,他未来可是要光复韩国的!

张良连忙摇摇头,让自己清醒清醒,不能掉陷阱里去了。


秦九挥手,一张又一张记载文字的“蔡侯纸”从屏幕中划过,虽然这些蔡侯纸并没有现代纸张那样洁白,但也比较轻薄,上面的文字更是飘逸潇洒。

秦朝。

正听着聚精会神的嬴政就等着天上的神女说出那个纸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谁知道就突然不讲了?

别啊,你不讲汉灵帝都行,把造纸术给朕留下来啊!

旁边的淳于越一听到造纸术这个词,顿时激动了起来,看来上次在神女手中看到的书籍,就是用纸张制作的,而且神女手中的纸张明显更加洁白,而且薄如蝉翼。

天上神仙所用的纸张,比人间的纸张更加精美,这也是正常的。

只要能够知道这种蔡侯纸的制作方法,他们哪里还需要每天背着厚重的竹简?如此轻薄的一本书籍,能够代替多少竹简,能够记载多少文字啊!

他们儒家的学说,也会更广泛地流传下去,被世人所传诵!

不过神女怎么就不讲了?再多说几句啊!

他忍不住扑腾一声跪了下来。

秦墨。

这群人自从听到造纸术,就忍不住搓手了。

如此纤薄的纸张,上面记载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用什么混合在一起可以达到这个地步?

可惜了,天上的神女只提到造纸术,却没有讲述如何制。

西汉。

汉武帝也意识到了这种造纸术的重要性,不过他也拉不下脸去夸那个宦官,所以只是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但那双眼睛一直在盯着天上的屏幕呢,就等着神女讲述那个“蔡侯纸”了,结果竟然没了?不讲了?

哪里熟悉了?他们怎么会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是什么?

真是急死人了,神女你倒是继续说啊!



【其实要说有名的宦官,怎么也得算上郑和一份,这个名字就更不用说了,你们肯定都能闭着眼背下来。

他来自明朝,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航海家、外交家,被成为“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

所以,重用宦官也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关键看皇帝能不能把握住,昏不昏庸了。

一个贤德而且有主见的皇帝,即便身边围绕着佞臣,也不会听其谗言,任由他们一手遮天。】

隋朝。

隋文帝点了点头,只要皇帝能立的起来,把权利收拢在自己手中,那些宦官们也就不成气候。

宦官也不是不能重用,端看在位的皇帝如何判断了。

在他的身旁,独孤皇后反而在意的是天上神仙所讲述的四大发明。

如果她推测的没错的话,中国应该是更加靠后的朝代,在中国中国历史上都比较闻名的四大发明,还被每一个人熟知,那这个四大发明,一定非常重要!

此刻的独孤皇后和那边的始皇帝和汉武帝一样,也有了迫切的心情。

若是神女能多讲述那个四大发明就好了,那他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秦朝。

嬴政没有听到神女讲述那种蔡侯纸的制作方法,顿时有些失望。

不过听到郑和所处的时期,他挑了挑眉,又多了一个朝代吗?

原来自朕之后,还有这么多朝代。

七下西洋,走的是海路?

或许等到秦朝安稳下来,也可以挑选两个宦官去那个叫做西洋的地方转一转。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