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闲客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改革开放后,她一心想报效国家 全集

改革开放后,她一心想报效国家 全集

羽冰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喜云带着哲哲和倩倩进院子的时候,韩彩云听到动静出来了。她叫倩倩:来奶奶这屋来。三间瓦房,喜云住一间,公公婆婆住一间,两个小姑子在外面打工,一般过年才回来。平时,吃饭都是分开吃的,分家了,喜云和婆婆的经济当然也是分开算的。即使家里只有明祥一个儿子,但是农村里面,一般还是喜欢分开过,这样都自在。反正,一个儿子的家庭,老的走了后,钱也带不走,自然会留给儿子,不会留给闺女。那时候家里都穷,想着公公婆婆能留下多少财产,也是个笑话。所以,喜云也从没想过公公婆婆的钱,明祥没有兄弟,自然也不存在有谁来争财产一事,不像村西头的二伯葛小根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为过年过节的,公公婆婆给谁家的孩子买的东西多了,也在背后嘀嘀咕咕。二伯的老婆翠珍的年龄也跟...

主角:明祥喜云   更新:2024-12-04 16: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明祥喜云的女频言情小说《改革开放后,她一心想报效国家 全集》,由网络作家“羽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喜云带着哲哲和倩倩进院子的时候,韩彩云听到动静出来了。她叫倩倩:来奶奶这屋来。三间瓦房,喜云住一间,公公婆婆住一间,两个小姑子在外面打工,一般过年才回来。平时,吃饭都是分开吃的,分家了,喜云和婆婆的经济当然也是分开算的。即使家里只有明祥一个儿子,但是农村里面,一般还是喜欢分开过,这样都自在。反正,一个儿子的家庭,老的走了后,钱也带不走,自然会留给儿子,不会留给闺女。那时候家里都穷,想着公公婆婆能留下多少财产,也是个笑话。所以,喜云也从没想过公公婆婆的钱,明祥没有兄弟,自然也不存在有谁来争财产一事,不像村西头的二伯葛小根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为过年过节的,公公婆婆给谁家的孩子买的东西多了,也在背后嘀嘀咕咕。二伯的老婆翠珍的年龄也跟...

《改革开放后,她一心想报效国家 全集》精彩片段


喜云带着哲哲和倩倩进院子的时候,韩彩云听到动静出来了。她叫倩倩:来奶奶这屋来。

三间瓦房,喜云住一间,公公婆婆住一间,两个小姑子在外面打工,一般过年才回来。平时,吃饭都是分开吃的,分家了,喜云和婆婆的经济当然也是分开算的。

即使家里只有明祥一个儿子,但是农村里面,一般还是喜欢分开过,这样都自在。反正,一个儿子的家庭,老的走了后,钱也带不走,自然会留给儿子,不会留给闺女。

那时候家里都穷,想着公公婆婆能留下多少财产,也是个笑话。所以,喜云也从没想过公公婆婆的钱,明祥没有兄弟,自然也不存在有谁来争财产一事,不像村西头的二伯葛小根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为过年过节的,公公婆婆给谁家的孩子买的东西多了,也在背后嘀嘀咕咕。

二伯的老婆翠珍的年龄也跟韩彩云差不了多少,碰到韩彩云的时候,经常叫苦:你看我,就是没有你有福气,明祥去外面挣钱,明霞和明珠也都去挣钱了,都不用你管了。我这三个讨债的,这几个孩子还得在我这吃呀喝的,三个儿媳妇天天的说我偏心眼,喜欢老大的儿子,不喜欢小丫头。。。。。。。

然后,韩彩云就假模假样的安慰她:哎,我们都是一样的命呀。

你看你家喜云,多好,也不说三道四的,平时也不多言多语的,贤惠.。我家这三个,都不出去挣钱,死守着这些地,好像怕我俩有什么财产,不分给他们。

韩彩云心里多少都是有些得意的,农村里面就是这样,互相攀比。有句老话:弟兄只望弟兄穷。就是哪怕一奶同胞的兄弟,要是你过得好了,那过得不好的兄弟心里也不得劲。

韩彩云知道葛小根家里的那一本烂账,心里高兴,嘴里也不表现出来,在翠珍被儿媳妇欺负流泪的时候,也会假意安慰几句。

喜云知道婆婆是这样的人,也装聋作哑,她是很同情二婶翠珍的,一个女人,一辈子都给了家庭,老了还要受儿媳妇的气。

女人啊,喜云有时候心里也惆怅。不过婆婆太精明了,喜云不很喜欢。这些心里的想法她也没法跟明祥说,明祥肯定说她想太多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今天妈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喜云听到婆婆在问倩倩。

我们上街吃了米粉,还有个叔叔给了我香蕉吃呢,香蕉好好吃。小孩子总想把自己认为好的事情第一时间说出来。

叔叔,什么叔叔呀?韩彩云心一沉。她看到喜云拎着大包小包的回来,有心想看看喜云买了什么,又不好意思。

这才旁敲侧击的去问倩倩,听到叔叔,她心里紧张了:这个女人是不是想给我儿子戴绿帽子了,跟艳子这样的女人混一起,肯定会被带坏的。

倩倩,喜云再屋里听到了,出来叫倩倩:回来洗手吃饭睡午觉。然后对着韩彩云说:妈,我就买了两件衣服。

喜云知道婆婆的心思,一直忍着。就算婆婆怕她偷人,但她光明正大,也没有什么出格 的事情,这句话就是告诉婆婆:我买件衣服你也要管么?

其实,喜云是知道婆婆韩彩云,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人物,公公老实,婆婆看不上,人又长得好,泼辣,葛大根根本管不住她,跟村里村外的那些男人也勾搭,喜云最知道就是跟以前的老村长有过一腿,被老村长媳妇上门来骂了。

就是现在,韩彩云也不过五十多岁,保养的很好。喜云也经常听到有些老头碰到婆婆的时候说荤话,她装作听不到。

韩彩云听到喜云的话,尴尬了,不问了,朝外走了。

以前喜云听到村里那些女人聚在村头,讲这些八卦讲的津津有味,哪个村的谁的媳妇又偷男人了,被抓住了,被打的求饶,然后男人的媳妇上门指着女的骂,哪个小姑娘还没有结婚,肚子就鼓起来了,不知道被哪个男人搞大的。。。。。。。

那时候,未婚先孕可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还有女人偷汉子。这都是农村里闲下来的谈资,乐此不疲。

喜云从不介入这些事情,只有那天艳子说了一句话:你别看她们天天批判别人,心里还不知道怎么想的呢,自己想偷人,她们也没那 本事,心里嫉妒着呢。。。。。就她们男人不行的,我就不信她们不想去偷吃,呸,还装!

艳子反正是寡妇,性子也烈,只要不去招惹老婆的人,自然不会有女的上门骂她。她跟二柱的事情,都是全村人公开的秘密了。

一个没老公,一个老婆不在家,人总有需要,一来二去,自然就搭上了。二柱的老婆兰兰,过年回来一次,总不能让二柱那东西一年都空着。男人,能憋一年吗?

村里都在背后传二柱的老婆兰兰在外面卖呢,那时候,什么小姐,鸡这些词,都从电视里,从每年春节那些外地打工的嘴里回来的人,传到这个葛家村了。

喜云那会还不知道什么是卖,有一次问明祥。明祥说:就是卖肉,跟男人睡觉,男人给钱。

她头一次知道原来卖肉还有这个意思。

只是喜云想不到的是,明祥去了大城市,也跟那些卖肉的女人搞上了,也把自己血汗钱拿出来睡她们。

喜云的担心没有错,表哥汪全带着明祥进了歌厅,就是那时候刚刚流行的KTV。这一天,汪全开车带着明祥说:走,今天晚上陪我上KTV ,唱歌去,要陪一个客户。

几个男人酒足饭饱后,就来到了一家不大的歌厅。虽说是北京,汪全他们不过是小包工头,太大的歌厅他们也去不起。

明祥今天开了眼界,一进歌厅的大门,几个衣着暴露的女子,胸前鼓鼓的,露着大白腿,朝他们鞠躬:欢迎光临。

汪全跟明祥说:今天把王总陪好了,我们就会拿下一个大活。

歌厅的包厢里很灯光很暗,屏幕上唱着那首很流行的偏偏喜欢你。几个男人刚在沙发上做下,进来几个姑娘,明祥一看,眼都直了,个个都让人血脉喷张,而且穿得很少,深秋了,还穿着吊带。

汪全一脸坏笑,走到那几个姑娘面前,跟沙发上的王总说:王总,你先挑。

那个王总指了指第二个,就她了。然后那个姑娘就来到王总面前,王总一把搂过去,那双肥手就去捏姑娘的胸:我看看大不大。讨厌,姑娘撒娇的声音。

明祥看傻了,他第一次进这样的场合,马路上也有站街女,但他有红霞,从不搭理她们。不过,这个歌厅的姑娘,显然跟那些站街女有明显的不同。

汪全得意的看了明祥一眼:过瘾吧,你也来一个。

几个男人,已经人手搂了一个,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调情,有的就直接啃上了。明祥还有些放不开,结果这最后这个姑娘直接就走过来勾住他的脖子:哥,放开点,来这里都是快活的。

生意是这么谈的呀,明祥又一次感到了失落,他感觉到自己做男人太失败了,他在心里想,以后也要过这样的生活,跟汪全一样。

过了一会,几个男人搂着姑娘们走了,明祥的手才开始在怀里的姑娘身上开始动作。姑娘说:咱们也走吧。

干嘛去呀。傻帽!姑娘说:去房间里,睡觉。

她拉着明祥,就来到了歌厅后面客房,在走廊里,明祥就听到了屋里传来的各种男欢女爱的声音。


马德明的父母见到他回来,倒是很高兴。这个已经快四十岁的儿子这几年在外面打工,自从媳妇走了后,也不找别的女人,跟孙女的关系也不好,平时也就是过年才回来。

他们愁呀,儿子多大了,一个人都是父母的心病。村里很多人传言说马德明肯定有毛病,这么一个壮年男人,也不是没钱,因为他有手艺,在家里的时候日子就过得很好。

好多单身的,丧偶的,离婚的,都托人上门来说媒,都被马德明挡回去了。

但是儿子回来,他们还是很高兴的。之前只是打电话说是回来上班了,离家很近,这真的就是放三天假就回来了。

马德明去了老婆的坟头上,给她买了一点纸花,别的都没买。他把纸花放在墓碑那里,静静的站在老婆的坟头前,心里在跟老婆说:我回来了,是想告诉你,这么多年,我放不下你,总感觉对不起你,也没有别的女人。现在,我想要有个家了,我想你一定也不希望我孤独吧。

马德明一直知道自己的徒弟娟子对自己有情有义,但是娟子太年轻了。他要是娶了娟子,会被人说:看,这马德明,娶这么小的一个黄花闺女。很多人会为死去的老婆叹息的。

除了这层原因以外,他对娟子也就是师傅对徒弟的情谊。而艳子就不同了,他们有相同的身世,都是自己的另一半离开这个世界了。在这样一个相同的环境里,容易共情,更容易感知对方的不易。

所以,在厂子里这几个月,他亲眼看到艳子的成长,也特别为她高兴。那一天,也是借着酒劲就跟艳子上床了,要是平时,他还是没有艳子那么大胆的。

他欣赏艳子的性格,泼辣,敢说敢爱敢恨,也敢放下。在厂子里这些日子,他多少了解一些艳子跟二柱那些事情。这个世上,不管在哪里,从来不缺八卦的人。

只是他知道,自己的跟艳子的事情一公开,徒弟娟子肯定是要走了,因为,她跟随他来,是要跟他有结果的。娟子以为时间一长,师傅这块石头迟早要被自己化开,但是她失望了,石头是化开了,但化开的人不是她。

她失望了,这个地方自己是待不下去了。趁着师傅回家,她此刻坐在办公室跟任冲抹眼泪,说是要离职走。

任冲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但是娟子一个大姑娘能跟随马师傅从广东来到这个乡镇,那决不可能只是为了工作,多半还有人的因素。

任冲也不知道怎么劝她,自己还是孤身一人,未来的感情问题还没有解决,他只有沉默。而且,他知道,马师傅既然对娟子无意,她走了也好。

在这里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心情天天都很纠结,影响工作。她走了,艳子也培养起来了,可以接替她。娟子是外地人,最终总要回老家的,迟早要走,只要这里没有了她留念的人。

喜云做梦想不到,那个她不喜欢的表哥,其实来讲是明祥的表哥,还是远房的。这个元旦,居然从北京回来了,并且来她们家了。

当然,他首先是去的韩彩云那里,来看姑姑姑父的。对于这个把自己儿子带出去的亲戚,韩彩云自然是殷勤不已,中午去冯老板的超市,买了酒,猪头肉,还有花生米。


今天是星期天,喜云想着带哲哲和倩倩上镇上买衣服,逛一逛。两个孩子一听说上街,高兴的不得了:上街咯,上街咯。

在这个时候的农村,上街就是孩子们唯一的念想。只有上街了,才有好吃的,好玩的。

趁着喜云给倩倩扎小辫,换衣服的一会功夫,哲哲就出去了,然后把艳子的儿子虫虫带回来了:妈,虫虫要跟我们一起去街上。

喜云看了看虫虫,长得像妈,一双眼睛像极了艳子。虫虫,你妈呢?

我妈出去菜园里了,还没回来。

那你妈知道你要跟我们上街吗?

不知道。那不行,喜云对哲哲说:他妈都不知道他上我们这了,跟我们一起去上街,回来会着急的。

虫虫,那叫你妈跟我们一起去吧。哲哲说。

喜云说:一会从你们家门口走,看看你妈回来没有?

几个人穿戴整齐了,就锁上门走了。婆婆韩彩云在自己的屋子里看到喜云一家出了门,出来看着他们,嘴里骂道:又去疯去了,还跟那个名声不好的女人一起,也不怕被人说闲话。

当然,她这话也只能这会发发牢骚,在喜云面前,她是没法说的。喜云自从明祥去了北京后,下地干活,伺候孩子,一样也没耽搁。而且,对村里的那些男人,正眼也不瞧一下,也不像那些婆娘,每天就跟男人打情骂俏,以打发贫苦日子里的无聊时光,快活一下嘴皮子。

尽管她盯儿媳妇盯得很紧,但她终究是没发现什么,没有理由去说。

就算是喜云跟艳子走到了一起,她想拦阻,也不好开口。老头子依然坐在门口抽旱烟,吧嗒吧嗒,也不说话。

韩彩云斜了老头一眼,也没理他,自己又进屋吃饭去了。老头一生老实,家里全是韩彩云做主,韩彩云一生在操心,心里这个气呀,一辈子也没出来:这辈子就嫁了这个窝囊废,一辈子也没享过福,这个操心的命。

喜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艳子家,这时,艳子正从菜园里回来,看到虫虫就骂:你这是死哪去了,一会叫我着急。

喜云说:虫虫想跟我们一起上街,你要没事,也一起去吧。

艳子说:好啊好啊,等我换件衣服哈。

这下虫虫高兴了,拉着哲哲就往前面走了,喜云在后面喊:走慢点,别走丢了啊。

等艳子换完衣服出来,喜云也皱了皱眉,就她这丰满的体格,又穿了一件紧身的打底衫,把她胸前突出的一览无余,这能不叫男人多看两眼吗?

艳子却一点不在乎,走啦。然后拉着倩倩:倩倩今天真漂亮,来,吃块糖。

从兜里掏了一块糖给了倩倩。

这一路,赶集的人特别多,现在闲了,兜里都有点卖粮食的钱了,男男女女的都去赶集。都是方圆几里路的乡里乡亲,即使叫不出名也知道是谁的老婆,谁的儿媳妇。

喜云跟在艳子身边,很不自在。因为那些男人都会瞄艳子的胸部,也会顺带看自己,而女的呢,走在她们背后了,就开始小声嘀咕。

自己的胸也大,但是从来不敢这么穿。以前,明祥在家不让她穿,说怕她招人。只能晚上让自己看。

她自己也不好意思穿,她就不知道艳子怎么这么泰然自若,跟她一路谈笑风生。

她又偷偷看了一眼艳子的胸,难怪那些男人的眼睛直了,就是自己,也忍不住要去看一眼。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宽宽垮垮的一件衬衣,根本衬不出她姣好的身材,她暗暗骂了自己一句:你想啥呢,明祥不在家,你穿成这样还不被人骂?

但是,心里,忽然有了偷偷想尝试的心思。

艳子装作没有看到,但是从刚才喜云瞄她的胸部,被她看到了,她就知道喜云心里想啥了。她更加高挺起她的胸脯:一会买衣服我帮你参谋呀。

农村的集市特别热闹,早上都是人间烟火气。卖早餐的,卖菜的,路边卖衣服的,还有卖水果的,人声鼎沸。

几个人在一家很有名的早餐馆吃了当地有名的米粉,细细的,骨头熬的汤,浓香,里面再给加个鸡蛋,打个蛋花,营养又好,小孩们从小就知道这种米粉就是家乡的名小吃,每次上街就是要去吃米粉。

一人要了一碗米粉,喜云又要了油条,还有包子,结账的时候,艳子抢着把钱付了:我比你有钱,我来付。

男孩子们除了吃,还对玩具感兴趣,就是平时大人舍不得给买,就过过看的瘾。倩倩还小,跟着妈妈就行了。

哲哲跟虫虫说去转转,叫妈妈一会去那个玩具店找他们,而喜云和艳子,要去卖衣服的那条街买衣服。

集市很小,喜云和艳子也不担心孩子们,他们从一两岁就跟着大人逛集市,早就对集市了于指掌,即使丢了,也能自己摸回去。离葛家村也就2公里路。

艳子打量了一下喜云,意味深长的说:你今天买衣服换个风格,别把自己搞得跟老妈子似的。就是明祥不在家,你穿得好看,自己心情也好呀。

艳子不懂什么女为悦己者容这些词,但是,她知道,穿得好看,不仅吸引男人的目光,还能让自己高兴。

喜云是懂这个词的意思的,毕竟,她也是上过初中的人,在她们那一辈的女娃中,算是有文化的了。

倒是明祥,小学没毕业,只是长得壮,长得扎实。跟明祥聊天说个词,明祥也不懂,后来喜云也就不说了,就是说些家长里短的。

随着经济的开放,时代的进步。那些大城市流行的衣服也很快到了喜云她们这个还算不错的镇上,喜云看的眼花缭乱。平时她很少买衣服,衣服还说前几年买的。也穿不烂,就穿了一年又一年。

明祥在家的时候,是不许她穿得太招摇的,即使许可,也没有钱买,也没有这种衣服卖。 现在不同了,电视里那些女人穿得衣服,镇上的服装店都有。

艳子带着喜云转了一家又一家,不过总共镇上也不过十多家服装店。最后,来到了这家新开的服装店:云裳服装店。名字还挺雅的,喜云想。

而且,让喜云和艳子万万没想到是,老板竟然是个年轻的男人,他一看到艳子和喜云进来,赶紧说:你们自己挑啊,我这都是新从广州进来的款,是今年最流行的。

喜云想走,艳子拉住她:咱看看呀。

喜云想一个年轻男人卖女装,自己还不好意思试衣服呢?

男人身材跟明祥一样高,一米七八的样子,只不过比明祥瘦,反正看着就跟明祥不是一个类型的男人,五官不算太帅,但是看得过去。

男子看穿了喜云的心思:我这里有试衣间。

接着,他看到了倩倩,拿起桌上的一根香蕉:来,宝贝,吃香蕉。

倩倩平时喜云都没给她买过香蕉,伸手想去接,被喜云挡了:不是叫你不要别人东西吃吗?

男子说:小孩子而已,没关系的。

倩倩眼巴巴的看着那根香蕉,男人此时又剥了皮:来,拿着。

喜云这次默许了。

有一件秋天的打底衣,粉红色的,正是喜云喜欢的颜色,只不过结婚之后,她一直没穿过粉红色,总以为那是未结婚的少女穿的。

男子看出来了:姐,你试试这件,肯定合适。他从衣架上取下那件衣服:试衣间在后面。

艳子也感觉好看:快,去试试。

喜云拿了那件衣服,到了试衣间,把自己那件松垮的已经看不出是白色还是黄色的衬衫脱了下来,换上了那件粉红色的衣服。她出来的时候,很羞涩,低着头,仿佛做错了事情一样。

艳子一声尖叫,把喜云吓了一跳:太好看了,就像变了个人。喜云不安的看了男人一眼,男人的眼里也放着光:你自己照镜子吧。

喜云到了镜子一看,粉红色衬出了自己那白皙的皮肤,就是打底衣是弹性的,有点紧,她看到镜子里自己胸前鼓鼓的,连忙说:好像是小了,换一件吧。

喜云怕自己没有勇气穿出去这件衣服。

姐姐,这些衣服都是均码的,你呀,就是不习惯。你问问这个姐,效果怎么样。

倩倩也在旁边说:妈妈好漂亮。

艳子在喜云耳边说:就这件,这件衣服招男人。

喜云白了她一眼:不正经。

男人说:姐姐,这件是今年流行的新款,真的很好看。而且你皮肤好,这个颜色也衬,你穿上这件也显身材呀,你还这么年轻,正是穿这样衣服的时候。

被人夸年轻漂亮,喜云虽然不好意思,但心里终究是高兴的,而且,还是这么一个年轻不令人讨厌的男人夸她。

以前,明祥从来不夸她,她想穿件新衣服,明祥也总说她,怕她太漂亮,穿的好了出去招人。

所以,结婚了这五六年,她的衣服都是这种宽松的大妈级别的。

男人又拿出了一件短外套,翻领,简洁,是黑色的:姐,配上这件外套看看。

喜云套上那件短外套,太美了,艳子说。黑色配着粉红,又大气又活泼,不张扬也不低调,喜云都感觉自己的气质一下子都不一样了。

当然,农村人是不会懂气质这个词的。她们只知道好看不好看。

此刻,喜云想到了气质这个词。而男人的眼睛,一直都没离开过喜云:你真是天生的衣服架子呢?

艳子拍了一下男人:你是不是看上我这姐妹了,说的这么好听。

喜云一下子就脸红了,她看向男人,男人也正看向她。两人愣了愣,男人笑了:姐姐,你说啥呢,我还没结婚呢?

哟,还是处男呀!

这下喜云的脸更红了,她连忙脱下衣服:不买了,我们走吧。

艳子说:真的挺好看的,你回去可别后悔。

男人说:这样吧,我新开的店,现在是八折销售,看你穿得挺合适,给你们七折,一共80块,就是个进价,给带一下。

艳子也挑了一件一模一样的,她自嘲:我皮肤没有喜云好,不能穿粉红色,只能选这件黄色了。

喜云终于动摇了,咬咬牙买下来了,然后,还买了一条牛仔裤,就是电视里女的穿得那样的。

最后走的时候,男人说:我叫任冲,就是这镇上的,之前去广州打工做服装了,现在回来刚开店,你们以后介绍别人来我这里买衣服呀。

艳子说:好,肯定来。

喜云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回头又看了一眼,发现男人也正看她,她有点慌了。


喜云心里想着,等明祥回来就让他明年不要出去了,家里也可以挣钱的,就是去任冲的厂子里打个零工也可以,就再也不用夫妻分开,自己一人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但她不知道,她的丈夫葛......

那好,马师傅,你就多费心,还有娟子,要多协助你师傅。

任冲说完了,说是要回办公室给广东那边的蔡老板沟通明天发货的事情,还有第二批货的具体细节。

蔡老板这一次给任冲发了两批货,第一批是女上装,正是应景的秋冬款,这批货已经完成了,只等明天发走,对方收到货后验收了,就可以结第一批款的百分之八十了。任冲现在资金也紧张,只想顺顺利利的把货发走,把钱拿到,也好发员工的工资。

他放了她们的假,是三天,只是叫艳子和喜云在家休息一天就来。他是想等第一批货发到了看看反馈怎么样,心里有底了,再铆足干劲做第二批。

而让喜云和艳子两人来,是想趁这两天给她们培训培训,开开眼界,让他们有更大的局面和思路,也好为一朵云公司培养将来的管理人才。而且第二批是女裤,他还想马师傅就技术和生产上的问题给她们两好好说说,尽量把质量做好,不能一开始就掉链子。

要说艳子和喜云也是聪明人,也是用心之人,之前没有缝纫基础,就是马师傅和娟子教了她们几天,而其他的女工,都是有基础的。

任冲回到办公室,办公室装了一部电话,也是为了对外的业务好沟通,那个手机,他买了个手机,很少用,因为费用在他来讲太高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任冲拨通了 那边蔡老板的电话,蔡老板的广东腔很浓:小任呀,怎么样呀,货做得怎么样,明天能发货了了吗?我这边很着急呀。

没问题,蔡老板,明天一早发。我亲自跟车过去,你放心吧。

那好那好,你要能亲自来我就放心了。

任冲还是想着这第一批货自己要亲自盯,他生怕一个闪失就出问题,而且,他也要去广东那边看看,接受一些新的观念和食物。毕竟,改革开放,最先就是从那边开始的,多走走看看总是没有错的。

喜云在家收拾了一天,下午抽空去冯老板的超市给明祥打了个电话,明祥那边很吵,好像很忙的样子。明祥也没说别的,就是说过年回来,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喜云并没有告诉他自己去厂子里干活的事情,至于婆婆韩彩云说没说,她就不知道了。

冯老板照例用那别有用意的眼光看着她,喜云照例当作没看见。她现在有目标了,自然对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无所谓了。

她从超市回来后,想了想跟明祥的通话,好像自己在做梦一样,仿佛明祥这个人 是虚无的,不是真实存在的。她看着两个孩子哲哲和倩倩天真无邪的小脸,这个男人,跟她有了两个孩子的男人,因为出去一年了,就变得如此陌生,那千千万万的留守妇女在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

她一直以来没有太远大的想法,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把孩子抚养大,日子过得 不比 别人差就可以了。

但是明祥出去以后,进了厂子以后,一切都好像 不一样了,就连自己心里的那些想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她很迷茫,不知道怎么解决,找谁要答案。

但是有一点,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感到,自己的生活要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她不知道,但是变化确实是要发生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